AI监测 秒级发现 分钟级响应
本报讯 (记者 吕扬)9月15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研发的AI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配合多光谱偏振成像技术,为全国首个海滨低空智慧监管平台运行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位于深圳的“小梅沙低空经济海滨智慧监管平台”是全国首个海滨低空智慧监管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团队通过协同攻关,为小梅沙海滨浴场构筑了一道生命安全新防线,打造了科技护海新标杆。
团队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海滨场景的低空智慧监管标杆项目,该平台通过“海陆空”三位一体智能防溺水体系,实现人员溺水时“AI监测、秒级发现、分钟级响应”。
团队的科研成果解决了传统海滨安全监测管理中“发现难、预警慢、救援效率低”的痛点问题,并首创“低空自主巡航+多光谱偏振成像”穿透式监测技术。其成果融合可见光、红外、偏振视觉多模态AI检测识别模型,运用偏振光谱成像信息分离算法,有效排除复杂动态干扰因素,精准识别海上人员姿态轮廓。
据了解,“小梅沙低空经济海滨智慧监管平台”覆盖监测134公顷海域,15分钟完成全域空中巡查,实时解析多路视频流,精准识别人员溺水、离岸过远等危险状态,自动生成三维地理空间预警信息,智能推送至最近救生员终端,实现“智防”守护生命安全。